【聚焦招硕引博·硕博人才在荆州④】 松滋市涴市镇党委副书记曾超:清华硕士的乡土情怀

作者:记者陈元 程军 通讯员马卫 | 来源:荆彩新闻 

2022-02-14 15:32:45


荆江南岸,沃野千里,果蔬大棚外的积雪还未消融,人勤春早的脚步已经匆忙。曾超,清华大学电机系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就踏入荆州这片沃土,扎根乡镇工作至今。

2月10日,记者来到松滋市涴市镇百亩大棚果蔬基地,该镇党委副书记曾超正脚踩泥泞查看作物生长情况,他说:“学生时代曾去过很多地方,面临过多种选择,后来还是决定回家乡荆州工作,因为乡景最美、乡味最美、乡音最美,我是选对了!”

印象:历史文化之城

曾超,出生在荆州监利,少年时代的他,喜欢阅读《三国演义》,文中大量篇幅生动描绘了三国荆州之争,这是他对大荆州的最初印象。长辈告诉他,荆州是一片红色沃土,监利周老嘴是湘鄂西革命中心,贺龙、周逸群曾在此闹革命,越发加深了他对家乡的认识。

曾超本科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,后进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开展硕士阶段学习。在外求学的日子里,曾超去过去过全国许多省份,每当被问起他是哪里人时,他总自豪地回答:“我是荆州人!”
期间,曾超还多次邀请异乡的同学到荆州、监利旅游,带领异乡好友领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别样风采。

回归:大美宜居之地

2019年7月,曾超硕士毕业,面临就业。

面对大城市、大企业、高薪资的吸引,他也曾心动。然而异乡求学多年,家乡的风物人情最让他难以忘怀。曾超说:“人生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上。荆州乡景最美,长江之滨沃野千里;乡味最美,最怀恋一碗热气腾腾的早堂面;乡音最美,那是亲人的声音……”他当即作出决定:用自己所学建设家乡,并得到了家人的认可。

7月,曾超回到荆州,到乡镇工作至今。谈到工作环境,曾超说:“我感觉很充实,如今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,这里城乡环境日新月异,田园如画、产业兴旺、果蔬飘香,在涴市镇,绿洲江亭、望江台与初心塔串联起滨江风景线,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。”
 
立业:人才成长之林

工作近3年,曾超深切感受到荆州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心。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,曾超先后任松滋市卸甲坪乡副乡长、涴市镇党委副书记,“组织把我安排到不同岗位进行锻炼,在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待,我唯有负重前行、向难求成、干事立业,才不辜负组织的培养。”曾超说,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地人、外地人留在荆州干事创业,形成了共同建设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磅礴力量。

松滋大兴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张家良对记者说:“合作社在涴市镇投资建成100亩大棚果蔬种植基地,采取水果、药材、蔬菜的现代化立体种植模式,曾书记为我们积极争取国家惠农政策,让我们安下心来发展设施农业。”

谈到当前实施的“千人招硕引博”计划,曾超备受鼓舞,他说:“荆州市通过筑巢引凤的办法,培养产业、科技、青年人才,形成了‘荆州成就人才,人才成就荆州’的强磁场,祝愿荆州市在新一轮‘抢才大战’中拔得头筹。”


编辑:蔡静文
审核:安娇姣
终审:程 亮

党报聚合云媒体

荆州日报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