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要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,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。
初秋时节,在洪湖市万全镇的田野上,随处可见农民劳作的身影,放眼望去,是平坦整洁的道路,绿树掩映下的村落,以及穿村而过的清澈河水……
行走在洪湖的乡村,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。阳光下,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正在水乡大地悄然铺开。
办好农村的事情,关键在党。
近年来,洪湖市围绕建设红色洪湖、绿色洪湖、金色洪湖的目标定位,以党员红色“三带”为引领,带出乡村新气象、新面貌、新精神,在“乡村振兴、洪湖先行”的新征程中,迈出坚实步伐。
壮魂:带头传承红色基因
红色是洪湖的本色。
洪湖老区优良的革命传统,是凝聚党员干部群众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。洪湖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围绕把红色传统发扬好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目标,深入挖掘洪湖红色历史文化资源,推动党员干部人人熟悉洪湖历史、人人会讲洪湖故事,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不断强化初心、牢记使命,凝聚乡村振兴的精气神。
梳理红色资源。围绕洪湖革命战争时期红色史实、红色人物、红色印记、红色歌谣,编印《党旗耀水乡》党员读本,下发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,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。针对各地涌现的优秀基层党支部、党员干部典型先进事迹,制作一批电教片,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。广泛搜集洪湖革命斗争、抗洪抢险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方面的影视作品、图书、电教片等资源,编制红色文化目录,明确重点内容,推荐党员干部阅读学习。
讲好红色故事。把观看红色影视作品、宣讲红色故事作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内容,对照红色文化目录编制学习计划,按月开展学习活动。各党(工)委将宣讲红色故事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必学科目,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学完规定学时才能取得培训合格证书。沿河西路社区创新“板凳”党日形式,支部班子成员轮流到各居民小区,与党员群众座谈聊天,说国事家事社区事,讲家乡红色故事。市教体局党组围绕“读红色经典、讲红色故事”主题,“七一”期间组织党员教师开展演讲比赛。
打造红色支部。围绕洪湖在革命战争时期,党的重要机构旧址、重要党史人物故居旧居等,以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,突出红色元素,展现红色文化,建设了戴家场镇绍南村、沙口镇新场村、汊河镇石杨村等一批红色党支部。在此基础上,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瞿家湾、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为枢纽,连点成线打造红色教育走廊,围绕“革命常思洪湖水”主题,开发市本教材,作为党员干部各类培训的重要内容,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。
如今,伴随着红色基因的传承,新面貌、新干劲、新气象在洪湖大地悄然升起。
培优:带头保护绿色家园
绿色是洪湖的底色。
生态兴则文明兴、产业兴、乡村兴。洪湖市围绕保护绿色生态、推进绿色发展、倡导绿色生活,着力让支部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强堡垒,让党员干部在美丽乡村建设、“五城同创”中人人有责、人人有为。
刷亮洪湖底色。新一届洪湖市委坚持用底线思维严守生态红线,严格生态治理,共建生态文明。2017 年,洪湖市委书记张远梅带领全市2000 多名党员干部,公开发布《绿色洪湖宣言》,号召各级党组织强化绿色理念、共抓绿色保护、促进绿色发展,让“天蓝地绿水清”成为洪湖永远的财富和名片。一年来,洪湖底色不断被刷新。135 公里长江岸线“四非”整治创造三个全省第一,十余万亩大湖围网永久性拆除,持续开展“绿满荆楚”、河湖长制、垃圾革命、污水革命、厕所革命等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,“五城同创”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推动全民护绿。在洪湖市开展的“三比三促三争创”主题实践活动中,将村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各级党组织日常考评内容,每季度进行评比排名。2017 年,评选珂里、叶洲2 个美丽乡村精品村,向红、黄丝等10 个示范村。去年以来,洪湖市先后开展了三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“百日攻坚”行动,各级党组织带领党员干部群众,共完成拆违35 万多平方米,控建592 处,清理各种陈年垃圾2.5 万吨,改厕3211 间,清理沟渠59 万多米。今年3 月12 日,洪湖市1800 多个党支部,带领4 万多名党员、近20 万名群众,创纪录种下100 万株树苗,一批“党员林”“巾帼林”“劳模林”“成长林”扎根水乡大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