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旬老翁黄谭永:藏匿香港30年的偷渡客
作者:南方都市报 | 来源: 南方都市报
2010年6月24日 09:53
[导读]心惊胆战地潜伏香港近30年,他在警察面前败露身份,遭遇锒铛入狱、面临遣返的绝境。却又如《甜蜜蜜》的收尾一样,30年来梦寐以求的香港身份证,他终于在前天拿到了手。
香港元朗安宁路,黄谭永蜗居在一间约6平方米的单间里,租金竟要1600港元。
他很可能是香港藏匿最久的老人蛇(偷渡者),他的经历恰如经典电影《甜蜜蜜》的真实再现。黄谭永,一位七旬老翁,30年前由广州偷渡至香港,从此藏匿下来,以打黑工谋生。在大时代的背景下,黄谭永经历逃港潮、香港工业繁荣与萧条,他一生坎坷,却是个没有身份的人。
心惊胆战地潜伏香港近30年,他在警察面前败露身份,遭遇锒铛入狱、面临遣返的绝境。但就在黄谭永感觉自己的人生行将完结之时,却又如《甜蜜蜜》的收尾一样,好心的香港社会帮助了他,香港政府接纳了他,30年来梦寐以求的香港身份证,他终于在前天拿到了手。
藏匿香港最久、在黑市偷生近30年的七旬“老人蛇”黄谭永,于2008年被香港警察抓获,在经历平生唯一一次牢狱之灾之时,在自己想象无数遍的遣返噩梦即将来临之时,香港社会接纳了他,在立法会议员和慈善团体的干预下,香港政府改变初衷,不仅没有将来自广州的黄谭永遣返内地,反而将他梦寐以求30年的香港身份证送到了他的手中。
潜伏在香港的黄谭永说,现在他最大的梦想,就是找回自己失散的妻儿,如果有机会,他还想到广州去走一走,看一看。
拮据的晚年
在元朗安宁路附近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凌乱小屋里,南方都市报记者见到了这位原籍广州,却又在香港挣扎30年的黄谭永老伯,由于近30年过着“没有身份”的生活,他不敢去医院看病,年逾七旬的他,走路已开始蹒跚。
在狭小得不能再狭小的房间里,仅有的电器是一台14寸电视和两台电风扇,电视旁边还放着一个简单的饭盒。刚刚从牢狱中走出来的他,再也无力去寻找新的工作。幸亏有慈善团体小区组织协会的资助,他每个月可以领到3000多港元的救济金,才能维系目前的生活。
1981年,黄谭永花7000港元搭上偷渡团伙,从番禺搭上了前往香港的偷渡船,并成功登陆香港,但等待他的,并没有在港的亲哥所说的香港身份证,而是20多年暗无天日的藏匿生活。在20多年时间里,他与广州的妻子和两个小孩失去联络,又在香港30年间的风云变幻中遭遇种种曲折。1993年,他与一名香港女子同居并生下第三个小孩,但在8年后他的第二个妻子再度带着小孩离他而去。
黄谭永挣扎在香港社会的最底层,追忆弃他而去的妻女,盘算着“没有身份”的风烛残年。2008年,这位藏匿香港最久、与香港警察玩猫捉老鼠游戏28年的老人蛇,终于在医院被警察抓获。
由于涉嫌“非法入境”和“盗用他人身份”两项罪名,黄谭永被法官判处23个月的监禁。
“28年来,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与害怕中度过,被警察带走的场景,我已经想象过无数遍,在被抓走的那一刻,我想,噩梦终于来了。”已经离开内地28年、丝毫不知内地翻天覆地变化的黄谭永,被抓时最害怕的是被遣返回内地,再遭遇一次牢狱之灾。
曾参与援助黄谭永的立法会议员何秀兰的助理郑永锴说,当他在赤柱监狱见到黄谭永时,感觉他的精神有很大问题,“他不停地说,‘我的生命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’。”曾学习过心理学的郑永锴说,他感觉黄谭永的精神相当的抑郁,可以说已经接近崩溃。
出逃的岁月
往事不堪回首
严格说来,黄谭永应该是东莞人。他1939年出生,14岁时考入广州市第21中学。在香港大哥的鼓动下,黄谭永始终都有着一种香港情结。1956年,17岁的黄谭永第一次来到香港,进入九龙纱厂当学徒,在那个远未进入繁华时代的香港,黄谭永拿着每个月几十块港币的工资。
1959年,内地的大跃进运动如火如荼,广州第二棉纺厂开始大批招工。带着一腔热血的黄谭永,穿过宽松的边境线,又返回广州。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,心中所怀理想实在脆弱。
“我刚刚回广州,就遭遇大饥荒,当时很惨啊,实在没东西吃,我真是吃过甘蔗渣做的饼。”但对于黄谭永来说,难熬的不止是身体,因为曾经去过香港,他还被打成牛鬼蛇神,挂着牌子罚跪。这些往事即使已经过去了50年,但黄谭永坐在记者面前,脸上依然露出些许不平。
即便与同厂员工结婚,并生下两个孩子,黄谭永依然没能打消逃港的心思。他说,自己是有些许觉悟的人,原本不想偷渡到香港,原本想利用哥哥在港的情况,能申请前往香港。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黄谭永移民香港的愿望实在太过天真。
1981年,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开始在珠三角涌动。但黄谭永的心思却依然在香港。与太太多次商量逃港,始终以争吵结束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但对于黄谭永来说,却只能是最坏的时代。因为在珠三角即将腾飞之时,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。
1981年3月,黄谭永决定抛弃妻子与儿女,独自上路,花费7000港元,他透过蛇头从番禺登上了开往香港的偷渡船。他的计划是,自己先去香港领取身份证,然后再一步步带老婆孩子去香港。
黄谭永没有想到,等待他的,却是30年的黑暗生活。
黑暗的生活
1981年的香港,正在延续着1974年开始的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。背靠庞大的中国市场,香港创造了当时的经济奇迹。大量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香港对产业工人的需求前所未有的旺盛。上世纪80年代,香港地铁开始通车。
但黄谭永没有《甜蜜蜜》中黎明和张曼玉的好运,他没有坐着火车到香港,而是在交了7000港元后,偷渡入境香港。在进入香港市区时,蛇头给了他一张伪造的香港身份证。
黄谭永领取香港身份证的愿望也未能如愿,当年1月份,港英政府取消了偷渡者进入市区就给身份证的政策。自己都领不到身份证,黄谭永计划中的带妻儿赴港的愿望也就落空,而他自己,也开始长达30年的没有身份的生活。
但凭借仿真度极高的假身份证,又有着不俗的纺织技术,在劳工短缺的上世纪80年代初,黄谭永很轻松地找到了工作,他从普通机修工做起,每月工资上千元。在最开始的时期,他还不时与广州的太太通信,聊聊孩子们的情况,并会不时寄些生活费给太太。
“到上世纪90年代,我已经做到了师傅级别,每个月已经能拿到12000块港币,那是相当高的工资。”黄谭永拿到了不菲的工资,但是他却丢失了自己的妻儿。由于妻子后来数度搬家,黄谭永说自己再也未能通过信件联系到妻子。
对于黄谭永来说,自己的另外一个困局则是:始终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!他尽量减少上街,绝不敢犯案,因为害怕碰到警察。“我是生活在黑暗里的一个人,没有身份,害怕被遣返回去坐牢,又担心被老板知道身份。”黄谭永说,虽然能靠工作谋生,但自己始终过得不开心。
失落的时代
1997年,香港回归祖国,随着珠三角经济的腾飞,香港的经济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型。伴随着大量工厂迁往深圳、东莞,香港的产业工人也开始面临痛苦的转型。有知识背景的人士开始做高端服务业,低层人士则转而从事餐厅服务员等工作。就在这一年,香港开始大规模更换身份证,老旧的胶封身份证开始由带芯片的新一代身份证代替。
香港全面更换身份证,对于藏匿香港20年的黄谭永来说,无异于晴天霹雳。由于自己是黑户,无法申领新一代身份证,黄谭永的老板不敢冒着雇佣黑工的风险继续雇佣他,只得让他自行离职。
“我老板已经算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了,他保不了我,但也没有叫警察抓我,而是让我自动消失。”黄谭永说。